中国古代的人们,对于年龄有许多有趣的称呼。比如:幼弱、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甲子、古稀、耄耋、期颐、天年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人看来,活到七十岁已经属于高龄长寿了。那么,天年到底是指多少岁呢?
古诗文是这样写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首诗歌是上古尧时代太平盛世,人们太阳出来就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喝,下田劳作就有饭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着上古时代淳朴的养生智慧,只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而已-自然而然的,按照四时更替,春秋循环的规律,与天地自然和谐的一起过日子。
琼瑶女士离世,许多大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件事,但关于她去世时多大年龄,用词却有不同,比如有用终年的,也有用享寿的,由此可以看出,各新闻媒体的措辞是很严谨的,然而“享年″这个词似乎更常见,那,这几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1过73、闯84坎的由来古人有个说法:人生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道门坎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即使还能活在世上,但多有病痛在身。《黄帝内经》:“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以母为基,以父为循。最重要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