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锁麟囊》张火丁学生时代“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二黄慢板舞台清唱唱段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碰碑》一名《两狼山》,又名《托兆碰碑》。《李陵碑》是老生常演的一出剧目,许多的前辈艺术家都很擅长,尤其是那一段荡气回肠的反二黄,久负盛名,脍炙人口。令公的主要唱段有前面的“金乌坠”一段导板回龙三眼唱段,还有就是后面的“叹杨家”一段反二黄。
提起样板戏哪一个角色最难,很多老观众可能会想到李丽芳老师饰演的“方海珍”。《海港》唱腔华丽,难度大,普及程度差。其实最棒的要数方海珍的唱段,是无人超越的一座高峰,至今无人以及。李丽芳老师在《海港》里的表演和唱腔,可以说是京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马氏的本剧通常听到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 1957 年马先生与裘盛戎先生的舞台实况版。另一个是 1960 年与周和桐的电台静场录音版。 本人在 80 年代初,在天津广播电台点播后,播放的是后一下版本。本人对这一个版本更加熟悉。 两者唱腔,有小的差别。
1954年,赵荣琛从沈阳回到了北京,他新组建了自己的私营班社:“大风京剧团”,老生是梁庆云学杨派,小生储金鹏,曾经和程先生合作过,琴师是沙韶春,不过,“大风剧社”虽然组织起来了,但是在北京的演出效果和收入并不理想,于是他就动了去跑码头的想法。
近日,长安大戏院演出复排的程派经典剧目《鸳鸯冢》着实打动了京城观众山风岚先生的心。走进剧院,看到观众席中有许多熟悉的知名老艺术家,有叶金援先生丶燕守平先生丶马小曼、裘芸、李文敏老师等及国声京剧团团长杨秀丽老师…
“台下的观众能够从台上角色中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完美在艺术中找到慰藉,希望观众能够与台上人物同悲共喜,度过难忘的三晚。”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海京剧院尚派传人韩宜珈将连续三晚演出尚派剧目《玉堂春》《大探二》和《汉明妃》。
《百年首钢》以首钢改革四十年发展为主线,讲述了从施行承包制到曹妃甸大搬迁、新时代首钢园的建设历程,通过韩青桐与林宇生两位普通工程师的成长与奋斗,展现了首钢人的家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精神,映射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时代变迁。
10月26日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北京京剧院新编武戏《大刀王五》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当王五的爱国情怀和侠义精神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的时候,观众的掌声表明了他们对北京京剧院这种“传承与创新”精神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