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0日电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北京市教委等七部门完成了民办高等学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023年度办学状况检查评估工作。39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年检评估,获得年度招生资格。
近日,市民刘女士向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今年8月,自己在秦汉胡同国学书院亚运村分馆缴纳了23800元的课时费,还没来得及核销,得知该培训机构已经停业闭店且后续无相关人员联系退费。据了解,因该艺术培训机构闭店,而导致课时无法核销退款的消费者有数百人。
11日,市教委汇总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首批共有152家非营利性机构。市教委表示,自今年8月下旬以来,各区陆续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这些机构均为非营利性机构,在办学资质、办学行为、资金监管、疫情防控等方面符合规定要求。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8月7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北京市首次公布落实培训预收资金监管规范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名录,共16家培训机构,公布内容包括培训机构名称、统一信用代码、纳入资金存管的培训项目、预收资金的存管银行以及开始存管的时间等信息。
新京报讯 3月22日,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海淀区查办一起培训机构涉收费违法行为,为全市首例。预收费是校外培训机构普遍采取的一种收费模式,这种收费模式虽能为培训机构带来资金流动,但也容易给学员及家长带来巨大的“退费难”风险隐患,严重损害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家长朋友:自今年8月下旬以来,各区陆续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即在办学资质、办学行为、资金监管、疫情防控等方面,符合规范要求的非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名单,现将各区公布的情况予以归集,对家长关注的事项提示如下:1.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以及经审核批准恢复培训的相关标识。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近日,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北京继续教育协会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简称“培委会”)完成了对北京市7家专技类培训机构2024年度诚信等级的评估工作。其中,6家被评为A级、1家被评为B级。
8月8日,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通报指出,近日,市教委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进行检查,现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如下@首都教育。
据首都教育官微消息,6月1日,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通报指出,5月28日至5月30日,市级“双减”工作专班组织检查组对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部分前期摸排掌握的无证学科类、语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查访,发现部分机构存在擅自开展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后仍然招收新学员等违规行为。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8月7日,北京市首次公布落实培训预收资金监管规范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名录,共16家培训机构,公布内容包括培训机构名称、统一信用代码、纳入资金存管的培训项目、预收资金的存管银行以及开始存管的时间等信息。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朝阳区两会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观摩团”:7名中学生、2名大学生、5名老师。“在现场,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中的政治知识,而是摸得着的国计民生、有温度的柴米油盐。”“观摩团”成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张骞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