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徐闻“菠萝的海”。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郭龙碧 摄电商直播间里,速食螺蛳粉的热度居高不下,5万、10万单的“爆款”不时出现。评论区里,总有人问:“酸笋够不够味?”主播则一遍遍重复:“管够!不够可以单独拍!”被称为螺蛳粉风味“灵魂”的酸笋,大多来自清远英德西牛镇。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6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的未来农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惹人注目,棚内蔬菜生机盎然。“你看这个棚,大概7亩地,去年试验了22个辣椒品种,今年进一步缩小范围,考察耐寒性、丰产性等指标,还有哪款辣椒最好卖。选定后,农户跟着种就行了。
掌上春城讯一场初雪,把绿叶洗得更翠。碧谷街道洗尾嘎社区早春桃已成熟坠枝,林间总能见到果农们拎着桶、背着背篓来回穿梭。这些桃子经过挑选、装筐、打包后,将销往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这两天,大寨村村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7000余亩大蒜提前上市,今年亩产值达1.5万元,年产值预计突破1.
大众网记者 刘娇 报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山东的重大使命,商务助力乡村振兴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沂水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派驻以来,牢记组织重托,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埋头苦干,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首要切入点,打开村庄发展新局面。
潮新闻 记者 来逸晨 叶小西 通讯员 裘云峰10月16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在温州文成举办的全省乡村“土特产”发展调度会暨高山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获悉,目前,浙江“土特产”单条产值超10亿元的全产业链达106条,实现产值2780.
今年以来,临泽县沙河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挖资源禀赋,拓宽产业路径,延链补链强链,聚力写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现代农业强镇建设提档升级。深秋时节,走进临泽县沙河镇兴科荒漠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排列整齐的日光温室内正孕育着甜蜜果实,管理员张维彪正细致查看着网纹蜜瓜的长势。
凉州融媒讯(记者王皓)近年来,凉州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借助国家农安县“金字招牌”和省级公用品牌“甘味”影响力,初步构建起了以“甘味”“凉
金汉青、陈晓霞不久前,国内某著名茶饮连锁品牌投资10亿元建设的数字化轻食饮品原料加工基地在绍兴诸暨正式投产。头部品牌的落户,为当地土特产“石笕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近年来,诸暨着力打造“西施石笕茶”区域公用品牌,跳脱出农产品的初级形态,瞄准新茶饮的消费潮流,打开发展空间。
夏日清晨,走进位于元阳县新街镇的马龙河陆基圆池养殖示范园,上百个排列整齐的池子里鱼儿正跃起抢食,水花四溅。马龙河陆基圆池养殖示范园 谢家发 摄“目前鲈鱼已经分批上市,按照预估,156个池子可为村集体、企业、农户、万元以下收入群体带来约1400万元的收益。
为进一步挖掘“土特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市、县(市、区)编制了枣庄石榴、黄河故道桑黄等8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于近日印发实施。深耕“土特产”,就要在“土”字上谋出路。有什么样的水土,播撒什么样的种子;有什么样的资源,发展什么样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