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从中国启用了空间站之后,国际空间站也可能在数年之后退役,有关太空科学的国际媒体与网络论坛正在议论纷纷,许多国家的航天员除了原先的英文与俄文之外,早已开始加码学习中文,否则上了中国空间站会连操作界面与作业手册都看不懂,也不见得能跟中国航天员沟通。
大家想看的天和核心舱内部视角来啦!视频中的小房间,真实还原了3名航天员在大柱段进行舱内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核心舱操作台所有界面都是中文的。网友:想来中国空间站,先要学好中文!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On the new-lauched space ship, only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used. Is it a proof that the country is super self-sealed that they are getting rid of scientists from other countries by using an uninternational language?
天宫空间站最重要舱段之一的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全球各大媒体都在关注这个重大的科学新闻,不过笔者在搜索有关国外对中国航天近几年来进展的报道与看法时翻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在Quora上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On the new-lauched space ship, only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used. Is it a proof that the country is super self-sealed that they are getting rid of scientists from other countries by using an uninternational language?
我国空间站:破茧成蝶,展翅高飞神州16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对接2012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然而,要真正突破国际空间站的封锁,实现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新篇章,亟待解决的是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问题。
中国空间站建设在6月17日迎来了新的篇章,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12号载人宇宙飞船,实现了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在飞船入轨6.5个小时之后,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了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始了在轨工作的过程。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11月13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和热议,有台湾青年表示“希望未来能够见到中国台湾的航天员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奉献和建设”。
他对中国空间站的评价非常高,认为神舟十六号有载荷专家,也就是科学家,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外科学家进入中国空间站,肯定会出很多重量级科研成果,在太空种子方面也是如此,有了更多优秀的种子后,再推广到非洲区,就可以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