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剩下的包装盒、饼干筒、红包袋、饮料瓶等闲置品能干啥?变废为宝做成一盏盏花灯,这个主意不错。1月30日万柏林消息,光华街社区组织居民利用废旧材料巧做元宵节花灯,既环保又美观,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邻里关系也在互动中增进,其乐融融。
为丰富辖区未成年人寒假生活,提高未成年人动手能力,倡导环保节约理念,2月18日下午,柳巷街道察院后社区举办“红包变花灯”手工制作活动,20余个社区亲子家庭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后,志愿者老师给孩子和家长们讲解了“红包花灯”的制作过程,大家认真听讲,并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
包装盒、红包袋、饮料瓶,这些过年剩下的闲置品能干啥?可以做成花灯。社区组织居民,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巧做元宵节花灯,既环保又美观。家住涤纶厂小区的朱女士攒了不少红包袋,舍不得扔。2月19日,她来到和泽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花了1个多小时,做了一串花灯。所用材料,正是这些红包袋。
扬子晚报网1月23日讯(通讯员 张萍 记者 张可)为营造欢乐、喜庆、整洁的新年氛围和人居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新年来临之际,1月22日,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联合葛塘街道幼教集团组织“北JI新”志愿者、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家庭代表等开展“变废为宝趣味多
灵蛇携瑞至,福乐伴春临。2025年1月19-23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中心开展“巳巳如意启新程 奋楫争先谱华章”2025年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弘扬了非遗传统文化,增强了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来源:【厦门日报】对大部分人而言,从2024年跨入2025年,不是轰轰烈烈的翻篇,而是细水长流的希冀。骑行足迹、粘土手作、打卡照片、创意红包……多位厦门市民,用他们独具特色的方式,回顾了2024年的幸福和收获,开启了2025年的新生活和新梦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3日讯3日,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东湖风景区垃圾分类专班联合梨园社区开展“社区共建弘扬垃圾分类,乐猜灯谜巧做手工闹元宵”大型主题庆元宵活动。居民猜灯谜。上午一大早,居民们便迫不及待来到社区门口,开始参与第一个节目猜灯谜,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日前,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坪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及区各街道、社区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元宵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升腾着烟火气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营造了浓厚、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