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皇帝们都是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从来没有过一个皇帝北上泰山封禅的,也没有在南方进行封禅大典的先例,同时作为千古一帝朱元璋如果不去泰山封禅,那么封禅大典在其他地方举行就显得毫无意义,与他的身份功绩不对等,所以朱元璋只好放弃封禅大典。
册封朱守谦为靖江王文曰:稽古帝王抚有方夏 必茂建亲支 所以惇族固本 其来尚矣 朕以布衣 遭时弗靖躬 历行伍乘运 开基艰难有年 遂成丕业 是皆天地眷佑 祖宗积德之由 今朕既为天子 追念吾兄 以尔守谦 兄之孙也 俾王靖江以镇广海之域 于戏尔其 思予创业之难 谨尔受封之制 毋忘训言 益修厥身 永为国家藩辅 尚慎戒哉。
前言太祖画像大明王朝自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帝国,共历十六位皇帝,包括建文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从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帝朱由检煤山自缢,国祚276年,是由汉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实际上加上清初的南明政权、弘光政权,一共是两百九十多年。但正史中以276年为准。
随着朱元璋在反元战争和群雄角逐中的胜利发展,特别是随着朱元璋扩大队伍中大批文人的加入,并对朱元璋进行思想的灌输,加速了朱元璋的根本转变,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作为“创业团队”来说,最期盼的那一天就是开国封赏大典,毕竟一旦开国,之前所有的付出终将会有回报,毕竟作为开国功臣的他们一定能捞到一个传承万世的铁饭碗,这个铁饭碗指的就是爵位。但这个封赏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毕竟封赏的规格全部在皇帝一人,明朝亦是如此。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手上虽有百万大军,却没有合适的统帅,迫不得已派出年逾花甲的耿炳文和从未上过战场的李景隆,两人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直接葬送了建文帝的大好局面,那么立国不久的大明朝为什么无将可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