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近期,科技与狠活一词火遍全网,它指的是各种食品添加剂,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买食品所踩到的坑,气愤又无奈。白酒市场也是造假的重灾区,不少不良商家泯灭良心,利用科学技术,用越来越低的成本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国内白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种白酒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就是在白酒界站稳脚步,分得一杯羹。然而,近些年白酒造假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各种造假招数层出不穷,不良酒贩子为了从中牟取暴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行家揭露了3点内幕,看看你都中招没?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的利润非常大,特别是最近几年,酱香型白酒的销量非常好,许多不良商家削尖了脑袋想从中分一杯羹。前两天,笔者和一个在酒厂上班的朋友一起吃饭,无意间谈论起酱酒,他告诉我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内幕: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300块的白酒,其实成本只要5块钱。
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发展,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低,这就给了很多不法的商家可乘之机,他们用着可能只有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成本去模仿一些高档的食品,以假乱真来欺骗消费者。
我国的好酒数不胜数,上世纪90年代,各个品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白酒口感,并且开始在营销上下功夫。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这些广告词无疑让许多好白酒进入寻常百姓家。由此来看,白酒市场整体还处于一个良性竞争的趋势。
一名司机在拉货时认识了卖白酒商标包材的客户,决定在50岁的年纪“再创业”,因涉嫌制售假酒,将自己送上了法庭。5月13日,北京房山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制售假酒的案件,被告人杨某称,自己从废品站回收来的空瓶子,洗刷干净后灌入100多块钱12瓶的廉价酒水,再卖给外地的酒水店。
央视新闻 在亲朋好友聚会或商务宴请中,不知道你见没见过这样一些酒,它们号称是“特供酒”“专供酒”,看着也挺高档,像是知名品牌。但是,这些所谓“特供酒”到底是什么酒?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又是怎么卖到消费者手中的?近期,多地警方相继查获了一批“特供酒”案。
2009年,随着茅台发力,白酒市场上开始了一股取代浓香酒的“酱香热”。当时,原本还是“香型之王”的浓香酒,因为背后资本的恶劣逐利,酒质逐渐下降,使得人们开始对白酒品质产生了怀疑,所以酱香酒便趁机以品质回归的形象引领了新的白酒浪潮。十几年过去,酱香酒“人设”也开始崩塌,终成科技热?
说起来白酒市场的三大主流香型,酱酒绝对是市场的一块大蛋糕,尤其是茅台酱香的影响力更是前所未有带动了酱酒行业的发展。而相较之下,酱酒的价格也“略胜一筹”,因为酱酒工艺繁杂,并且优质的酱酒选用的粮食的成本也高,很难复刻,因此在之前酱酒造假现象很难遇到。
用价格低廉的白酒冒充高端白酒,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自以为找到了“致富经”,王某开始动起歪心思……2024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王某、张某二人提起公诉,相关被侵权的商标权利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中国,酱香酒是一种经典的白酒类型,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浓郁的口感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不法商家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制造假酒,使得酱香酒成为了“造假模式”的代表之一。有报道称,一些低价酱香酒的成本仅为每瓶3元左右,但售价却高达300元以上。
酱香酒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头羊,这几年凭借着茅台酒出圈,获得大众的一致好评,众多酱酒品牌也开始如雨后春笋一样接连出现,共同瓜分这块大蛋糕。与此同时,一些酒厂就趁机谋取暴利,造假酒,成本3元,售价300!使得酱香型白酒沦为科技造假的重灾区,那么它是如何造假的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