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作者黄荣森。据史料记载,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铁路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修建连接华北、西北、西南行政区间和通向沿海港口的交通动脉,增强沿海国防力量,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一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雄壮豪迈,抒情优美的旋律,满腔热血,无限忠诚的歌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铁道兵部队中广为传唱,给数十万铁道兵留下了永恒的激情和难忘的回忆,他不是一般的铁血军歌,它是英雄的铁道兵将士们几十年来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成就,是一座人民战士永远屹立在祖国人民心中的丰碑。
‖ 光荣啊,我们的名字叫铁道兵。艰苦光荣,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这支队伍成立75年。李武兵简介:曾用名李武斌,原铁道兵文艺创作组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发表诗作千余首,著有诗集《三月梨花飞》《乡恋》《瑰宝集》《蓝色的恋情》《爱心之吻》《李武兵抒情诗选》,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
铁道兵部队撤编40年来,称颂铁道兵功绩的文艺作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比如,电影《峰爆》,话剧《八百里高寒》,舞剧《天路》,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短篇、长篇小说书,散文,雕塑,歌曲等等,星光灿烂,多去啦!
英雄铁道兵,跟党永向前。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原铁道兵第四师在太原的退役老战友:陈玉德、余成义、吴仁发、涂铁壁、郭红兵、王伶俐、王新茹、谢福君、梁团星等,于7月28日在林香斋欢聚一堂,老兵们深情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展望明天的灿烂辉煌,大家豪情满怀,心潮澎湃,齐声放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一九七七年元月,我带着父母的嘱托与期望,告别了家乡河北省霸县,乘汽车到廊坊火车站,坐上闷罐铁皮列车经过几天的一路奔波,来到了新兵连训练营地--陕西安康,看到青山绿水的汉江之城一切都是新鲜的,从此紧张难熬的新兵军训开始了。
当年,无数青年就是在《铁道兵志在四方》这支歌的感召下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行列,奔赴到祖国铁路建设的战场,今天,当唱响这雄纠纠、气昂昂的旋律,吐出乐观豪迈的歌词时,又把我们带进了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上世纪60年代传遍全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军歌,充分表达了铁道兵“哪里艰苦哪里安家”的豪迈、乐观精神,以及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说起铁道兵,生活在现代的很多人估计都对此比较陌生,甚至不知道解放军曾经还有铁道兵的存在。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雪情 实习生 闫苏苏/文 记者 时硕/图、视频中铁建设集团华中分公司郑州二区指挥长、第二项目部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项目项目经理陈涛陈涛,现任中铁建设集团华中分公司郑州二区指挥长、第二项目部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项目项目经理。
金秋十月,在风景奇秀的江西上饶“三清山”景区“希尔顿度假酒店”,来自全国各省市铁道兵战友文化联谊会的150余位代表出席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铁道兵文化研讨交流会”。其中不乏铁道兵的书画艺术家们。他们带着作品来参会,在会议间隙,进行了书画展和书画笔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