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芬兰总统或总参谋长,以区区小国之五百万国民对抗苏维埃百万之钢铁洪流,虽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你造就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军事奇迹,人们只会称颂芬兰人民的坚毅与你的勇气、没有人会再关心你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卡累利阿、也没人会在意你赔了三亿美元。
李鸿章:王爷我来签字吧!辛丑条约李鸿章为奕劻挡下千古骂名!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肱骨重臣,如今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喜欢他的人自然喜欢,而不喜欢他的人也是十分的唾弃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清沈蓉圃绘《同光十三绝》中的杨鸣玉《戏曲采风》截图《戏曲采风》截图昨天下午6时左右,央视戏曲频道《戏曲采风》节目播出《昆丑——杨鸣玉》。杨鸣玉是扬州邗江人,是清代著名昆丑。记者了解到,央视戏曲频道摄制组曾于今年6月中旬来扬州取景一周。本报根据节目原文重现,以飨读者。
最让人恶心的是近几年开始吹捧挨一枪为国省钱的情节,真的是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帮助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在19世纪末,李鸿章作为中国清政府的代表与多个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失去了大量领土和自主权,强化了西方国家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作为清政府全权大臣,偕随从135人,从天津出发,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进行甲午战争和局谈判。3月19日晨到达马关,下榻于引接寺。次日,李鸿章即到春帆楼与日方和谈代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会面。3月24日下午8点,中日双方代表第三次会面,就停战条款进行磋议。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美高层对话的消息一直都很热,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是下面的两张照片——相隔2个甲子年之后,中华大国崛起的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图片摘自人民日报官微在感官很燃的同时,这一副对比图也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李鸿章。卖国还是爱国?
李鸿章看出奕劻的为难跟纠结,挡在了奕劻的前面,他说:"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王爷,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哪,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于是,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在签名时,他故意将李鸿章3个字写得很潦草,变成了"肃"字。李鸿章是以自己在朝廷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