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号从干脆面中夹带的三国、水浒卡,到卡包里直接开出的球星卡、动漫卡……如今,在一些直播间里,拆卡主播娴熟地拆包,查看卡面,把稀有卡片摆在置物架上,展示完毕迅速撤下打包,整个过程仅几十秒,一波接一波的操作让看客们“沉迷”其中。
最近,“见证小马宝莉卡牌拍出历史最高价”的消息从“马圈”流传出来。消息称,小马宝莉卡牌-海盗碧琪PR卡,最终成交价255666元,如此天价让不少玩家惊叹。有资深玩家认为,一张海盗碧琪卖到25万价格虚高,很有可能又是炒作行为。
拆卡的风,吹进直播间。一张桌子,一个置物架,一把剪刀,各种各样的卡牌,构成了一个“拆卡直播间”。来源:小红书直播拆卡直播,其实就是直播卖卡、主播拆卡、观众围观。这个过程中,印着各类IP角色,根据卡面稀有程度分为不同等级的卡牌,便是拆卡直播间的热销商品。
据媒体报道,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这些三寸小卡让一些未成年人很“上头”,甚至暗藏赌博风险。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一些拆卡直播间立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牌子,但主播不仅不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进行有效核实,更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为何如此受人追捧?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又该如何监管?“叮叮叮”,主播一边敲响铃铛,一边大喊,“恭喜老板开到了稀有卡!手气太棒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叮叮叮”,随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响起,直播间的主播兴奋地宣布:“老板太欧了,抽到了稀有卡!”在这个简易的直播间内,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个置物架,上面立着“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警示牌,手机镜头紧盯着桌面,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女主播声音甜美,继续麻利地抽卡、拆卡。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的拆卡直播间里玩法最刺激。“小马宝莉”卡牌比较常见的玩法是“叠叠乐”和“数小马”,都是利用卡包内卡牌卡位的不确定性而设计出的以小博大的玩法,奖品通常是全新的卡牌盲盒。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受访者供图如果不是姐姐反复“暗示”,在阿坝州工作的白先生,还不会想到自己12岁的女儿可能在直播间花了大笔钱。电话中,女儿小白只承认花了6万元用于直播间拆卡片,“我已经申请了未成年人退款”。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甜 一张桌子、一把剪刀、一个手机、一名不出镜的主播。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卖卡拆卡直播间,可以吸引上万人同时在线,甚至卖出月销10万余元的业绩。而这正是如今风靡各大社交平台的新型直播方式。 拆卡直播到底有何魅力?为什么一张小小的卡片能吸引众多网友趋之若鹜?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赵晨熙打开抽屉,看着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的凌乱卡牌,初二学生王海(化名)后悔了。直播拆卡,因为最近迷上了这个游戏,王海攒了几年的零用钱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卡”却寥寥无几。拆卡,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拆卡,是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
卡游,是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疯狂流行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学生们须通过随机抽取购买的方式去集齐某主题全套动漫卡,为此他们整盒整箱购买后“拆卡”,拆到稀有卡片可在同学间花钱交易,最贵的一张卖到上万元。现在,这股“拆卡风”从线下刮到了线上。
“现在排单的话要等3-4个小时。”“70箱不出的布鲁托!恭喜老板!”一把剪刀、几排透明亚克力展示台,布景简单的直播间却在深夜吸引了上万人围观下单、现场拆卡。近年来,直播拆卡成为一种新式盲盒,不仅俘获了一众年轻人,也成为了不少未成年人的心头好,不少家庭为此花费了数千甚至上万元。
“拆卡热”更像是一种“击鼓传花”式的“博傻”赌局,让不少妄想“一夜暴富”的人入套中招,对未成年人的“杀伤力”更是强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让人“一看就上瘾,戒都戒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