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华网报道:贴上婴幼儿专用产品价格翻翻,高加产品背后有那些消费陷阱!据数据显示:95后家长母婴产品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30%,不少父母倾向于给孩子更好的消费理念,往往给孩子买东西都是婴幼儿专用产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7日讯 据中国消费者报消息 打开购物软件,搜索“母婴产品”,从喂奶组合哺乳枕、吸奶器到睡觉神器头型定型枕、排气枕,再到带娃神器防走失绳……琳琅满目的各类母婴产品,充分满足了家长们多样化的需求。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长辈们常说的话,也成为生产商进军母婴消费“深水区”的利器。近日,#天价母婴消费收割“廉价爸妈”#话题冲上热搜,许多家长一边花费着大量金钱购买天价母婴产品,一边吐槽养育一个孩子变得愈发昂贵。
两个奶瓶标价800多元、一把显示温度的辅食勺售价100多元、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近日,“母婴产品消费陷阱”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只要贴上“母婴”标签,售价就会翻倍。新手父母为何总是被商家轻松拿捏?家长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育儿观和消费观?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题:高价婴幼儿产品背后有哪些“消费陷阱”?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胡林果、赵丹丹50元一斤的宝宝挂面、三四百元一套的餐具……不少商品打上“婴幼儿、儿童专用”标签便身价倍增,一些产品价格远超合理范围,却并未体现出“专用”的特殊性,还加剧了育儿焦虑。
来源:【中安在线】两个奶瓶标价800多元、一把显示温度的辅食勺售价100多元、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近日,“母婴产品消费陷阱”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只要贴上“母婴”标签,售价就会翻倍。新手父母为何总是被商家“轻松拿捏”?
来源:经济日报50元1斤的宝宝挂面、124元300ml的辅食油、动辄几千元的婴儿推车……提起“天价母婴消费”,不少父母或多或少“踩过雷”。作为特殊群体的婴幼儿是需要重点呵护的对象,有些母婴产品材料成本高、生产规范严格,适当提高产品售价合情合理。
两个奶瓶标价800多元、一把显示温度的辅食勺售价100多元、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近日,“母婴产品消费陷阱”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只要贴上“母婴”标签,售价就会翻倍。新手父母为何总是被商家轻松拿捏?家长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育儿观和消费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表外表里 ,作者|尹幸芷、王熙媛,编辑|曹宾玲800元,可以让打工人喝60杯不重样的奶茶,让旅游特种兵走遍2个城市,却只够宝爸宝妈们买2个奶瓶。看着自己的购物车里,2个原价800+的奶瓶,娜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就是几个瓶子吗,凭啥卖这么贵!
近日,一名男子在母婴店看到婴儿用品的价格后发出感慨:那些结婚生子的人是有多想不开?奶粉200到500一罐,奶瓶100多一个,一辆婴儿车要四五千,一双鞋子三四百,各种玩具最便宜的也要几十块,这些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就凭我们3000块的工资根本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