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自高原而下,一路奔流,到入海处便形成三角洲。近年来,三角洲地区面临流域来沙减少、污染物输入、洪涝灾害频发等多重环境压力,大河三角洲的环境健康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盐水入侵……世界主要三角洲的“家底”如何?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6期作者:王金南 ,蒋洪强 ,吴文俊 ,刘年磊 ,段扬 ,王明旭来源: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6):154-163.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4期作者:左强,吴训,石建初,王全九,刘兆辉,朱安宁,尹冬勤,冯权泷,纪文君,康绍忠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土资源约束与均衡配置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23,25(4):169-179.
题:黄河三角洲的绿色变迁——黄河调水调沙期间生态补水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记者9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23年黄河调水调沙正处于小浪底水库集中排沙期,调水调沙期间向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生态补水已经结束,共向自然保护区补水1.95亿立方米,满足了自然保护区提出的生态补水需求。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铜陵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由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支撑编制的《铜陵市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印发,标志着铜陵市正式启动区域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以Tropicalcyclone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Mega-deltaic Erosion Induced by High Riverineflow为题于10月8日发表在地球科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4日讯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有生态保护恢复工程,秉承的一项基本原则实就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目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也已经正式进入到报批阶段。
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北京林业大学、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林业大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
近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始终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实处,牢记“要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要求,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扎实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勠力写好黄河河口保护治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12月10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召开《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新闻发布会,对《条例》的制定情况以及主要内容做了介绍,据悉,《条例》已于10月21日经东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12月3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