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她应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之约来到重庆璧山投身到乡村建设实验中;即便是退休后,她又先后6次回到这里并成立了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基金……她名叫伊莎白·柯鲁克(中文名饶素梅)。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这样一位加拿大人和重庆璧山的小山村产生了深厚情缘?
广青融媒小记者、广东实验中学高一 张瑞洋2021年7月27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爷爷(左一)亲笔寄语“强国有我”,并与我合影留念我和弟弟生活在红色传统氛围浓厚、注重家风家教传承的幸福大家庭。我作为共青团员,每当想起习近平爷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青年强,则国家强。
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12月15日晚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四川卫视。本片拍摄制作历时10年,是首部关于伊莎白·柯鲁克生平的纪录片,还原出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跨越百年的非凡人生。我们为何要纪念和缅怀这位世纪老人?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伊莎白·柯鲁克走完了她108岁的人生。讣告上,她有很多头衔——国际共产主义者,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著名教育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身荣誉教授。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12日,由成都导演高松主创的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研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伊莎白女士的二儿子柯马凯不吝言辞称赞该影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在中国,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了母亲选择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原因。
国家一级导演、四川广播电视台首席导演高松执导的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和《故乡几万里》,分别于2023年12月15日伊莎白诞辰108周年纪念日和2024年5月23-26日黄金时段,在央视纪录频道和四川卫视全网热播。
谭 楷谭 楷2023年,已经年届八旬的我,常常被老同学老朋友“批评”:“你还写啥子?这把年纪了,该休息了!”的确,如果从1963年12月7日,在《解放军报》发表第一首诗《雪山下的篝火》算起,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经60多年了。
12月15日20时,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讲述伊莎白·柯鲁克跨越百年的非凡人生。当日21时10分,该纪录片在四川卫视亮相。伊莎白是加拿大人,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在成都,伊莎白度过了一段轻松悠闲的早年时光。
记者16日获悉,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文联艺术委员会主办的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评选工作顺利结束,经评委会严格、公平、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少水鱼》等40件获奖作品及74件优秀作品。
当你走在路上随机问一个大学生他印象最深刻的单词是什么那么有很大概率他的答案是hello但是如果被提问的学生来自北外他很可能会脱口而出一个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不知道是什么语种的单词毕竟他们会的单词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会的语种也太!多!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于1941年,原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由直属教育部领导,1985年增设新专业并招生。1994年正式定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封面新闻记者 罗惟巍国人最为熟悉的国际友人莫过于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而另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友人——伊莎白·柯鲁克,可能熟悉的人就不够多了。长篇报告文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生动详尽地讲述了这位国际友人与中国、与重庆璧山小乡村的过往故事。
与大熊猫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是什么感受?来彭州,用两天一夜开启生态之旅。近日,彭州亮相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会上发布了“到彭州,体验大熊猫的安逸生活”两天一夜生态旅游线路,这条线路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母亲在这里住了多久?”“之前还有作别的用途吗?”5月29日璧山大兴镇“兴隆街86号”一位说着流利中文的“洋客人”抚摸着房屋外墙,好奇地询问这里的历史。房屋主人王安玉和作家张鉴回忆着伊莎白.柯鲁克在这里的故事为“洋客人”——柯马凯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