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位消费者向消费质量报记者反映“怪兽充电”不同点位的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不统一,有3元/时、2元/时,也有计费3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同时也有消费者反映“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的免计费时间不统一,消费者借充电宝就像“开盲盒”。
充电宝老旧、部分共享充电宝导航地址与实际不符、超时1秒钟就要多收半个小时的费用……近日,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对美团、怪兽、小电、街电、搜电、来电等6个品牌的60个租借机柜网点开展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品牌充电宝存在收费不合理、容量不足、充电速度慢、归还网点少等问题。
据《IT时报》报道:3·15前夕,《IT时报》记者用了两周时间,对上海市面上的多家共享充电宝品牌进行多次测试,借还场所包括商场、旅游景区、机场等多地,测试内容包括:充电效率、计费规则、归还点位和售后客服。
近日,来自天津的消费者杨先生向澎湃新闻反映称,“五一”假期期间他在安徽滁州凤阳客运西站租借了一款名为“八借充电”的充电宝,在使用1小时22分钟后,发现被收取23.94元。咨询客服后了解到,该充电宝收费标准为3.
近日,天津市的李先生因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某景区内“×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20元。其表示,“以前共享充电宝1小时收费两三元,这次没想到涨价这么多,1小时收10元。而且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来源:法治日报天津市的李先生最近出门旅游时因为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了某景区内的“×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了20元。“以前借过共享充电宝,1小时也就收费两三元,这次我也没注意看收费规则,扫了就用,没想到涨价这么多,1小时就收10元。
据《潇湘晨报》消息,近日,广东一网友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品牌的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是充电宝运营商故意补仓,给归还制造障碍。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一个没注意,共享充电宝一年花了我1200元。”近日,一位消费者晒出自己的年度支出账单,惊讶地发现共享充电宝的花费出乎意料地高,这一数字引发网友共鸣。一年千元支出的个体案例背后,近几年共享充电宝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来源:大众网 近期,“共享充电宝为什么成了刺客”、“建议加强整治共享充电宝刺客”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相关报道称,近几年共享充电宝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2017年时,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还是1元/小时,而如今部分品牌已经达到6元/小时,收费在7年时间翻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