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我,脖子和后背总感觉发凉,嗖嗖冒凉风,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所说的阳气,指的是人体里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正气”,阳气不足,也就是说身体抵抗力下降了,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产热就会减少,热量不足就会感觉怕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生内寒,而脖子后面又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所以脖子后面会有凉的感觉。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该穴位可增强阳气,驱散寒湿,提高机体免疫力。根据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配方,每晚睡觉前泡脚,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又到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 入冬后,气温渐低,同样的温度下,为什么人们对寒冷的感知不同?畏惧寒冷的人怎么改善怕冷体质? 《生命时报》 邀请专家,提醒你堵住人体的“防寒要塞”。
答:冬季要养肾,可经常按揉太溪穴、涌泉穴、复溜穴防寒保暖。此外,按揉关元穴、气血穴也可以达到补肾温阳益气的功效。太溪穴:在足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时要有酸痛的感觉,最佳按揉时间是下午5点到7点。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即使不停地喝热水、穿再多衣服,还是觉得手脚冷;就算进入温暖的地方,手脚也要很久才能暖和过来。今天教手脚冰凉的人几个暖身绝招,今年不靠暖宝宝、热水袋,一样享受温暖。手脚冰凉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的皮肤表面有冷、热受体细胞,可以随着外界温度而调节体表温度。
嗨,大家好啊,又到了杏林张医生科普时间,躬耕中医临床,捍卫人民健康。高度总结了身体阳气亏虚受寒邪侵袭后,局部气血凝滞,不能流通,不通则痛,经筋收引,失去功用,西医也认为软组织受寒后会出现无菌性炎症,导致肌纤维黏连,水肿痉挛,压迫其中走行的神经或血管,从而出现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