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之际,来一场长距离疯狂旅行,证明我们也曾年少,也曾疯狂,也曾仗剑天涯,一起看这世间繁华。五彩丘陵,气势磅礴,错落交替,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令人心跳加速。一路向西,发现这里的冬夜并不漫长。看着朝霞缓缓升起,余晖染红天际,异乡异景别有一番滋味。
如今,出门旅行的方式多种多样,然而德国的一对夫妇却选择了最不轻松的一种:他们骑自行车从德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赶赴中国,二人总共花了10个月的时间,行程近2万公里,最终到达北京。这对夫妇名叫雅斯敏(Jasmin)和莱特纳(Leitner)。
新华社“我希望所有人都去中国看一看。”“我想回到中国,并且要在那里待上更长的时间。”由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办的“天涯共此时”丝绸之路旅游分享会日前在巴黎举行,20多名法国游客畅谈2010至2018年在丝绸之路的旅游经历。2014年7月26日,中法房车队成员准备出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5月28日,由“丝路城”组织的一批货物搭载陕西省首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出口专列,从西安运往白俄罗斯明斯克。图为专列开行现场。均由受访者提供 元朝辉、阿妮塔夫妇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创业咖啡厅合影。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从早8时到晚8时,这场12小时不间断的全球音乐之旅按照时区的顺序,一路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出发,经过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穿越色彩斑斓的丝绸之路抵达以色列、蒙古、德国、摩尔多瓦、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最后回到中国。
【来源:南宁日报】瑞士丝绸之路室内乐团以创新交融的音乐形式,展现了艺术的魅力。 本报记者黄红锦 摄本报讯(记者吴潇)11月10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瑞士丝绸之路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精彩上演。
德国《商报》5月12日发表题为《西方与丝绸之路》的文章,作者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中心国民经济学教授雷纳特·舒伯特,全文摘编如下:正是因为乌克兰战争,民主国家在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方面应该与中国合作。
贺彼德一开口说话,就能让人感觉到他对中国的了解不一般。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会“一点点”中文,又会在对话中频繁使用“贵国”这类敬语,用“唠嗑”来代替“聊天”。他还能一字不差地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教无类”。
早在唐朝,中国的瓷器就通过丝绸之路到达欧洲。而如今也有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学习“瓷器活儿”,瑞士人里昂就是其中一员。3月26日,四年一届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在瓷都湖南醴陵开幕,里昂的陶瓷作品在大展上很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