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昌鱼,不少钓友会想起“不可多得”的逸品,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若谁能钓上一尾“武昌鱼”,恨不得广而告之。可实际上,他们可能钓上的并不是真正的武昌鱼,更多是鳊鱼家族的其他成员,如长春鳊、北京鳊、草鳊、油鳊、鳊花等。所有这些“花名”,最后都能追溯到“长春鳊”一种。
武昌鱼的大名无人不知,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鳊鱼。鳊鱼是食草性鱼类,夏季钓鳊鱼,要尽量在水生植物较多的区域下竿,水库的回湾处、阴凉处、溶解氧含量较高的位置,如果附近水草还比较多,就非常适合在附近垂钓了。
面积1596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东部,地处国家经济地理中心,是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区,与武汉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工业化率居湖北第一,城镇化率居湖北第二,人均GDP居湖北第三。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点名,激起了群众的好奇心,长沙水能代表长沙,这武昌鱼是什么来历?光绪十一年版《武昌县志》就有对它的描述:“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
淡水鱼基本上都可以食用,但其实常见的并不多,水产市场经常售卖的也就鲤鱼、鲫鱼、鲇鱼、鲢鱼、鲈鱼等十多个品种,更多的淡水鱼因为产量、生活习性、不适合养殖等其他原因,很少有规模性的销售,而真正的好滋味,恰恰隐藏在这“小众”的淡水鱼品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