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车丽)“二阳”等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话题备受关注。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新冠“二阳”有后遗症吗?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该怎么防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从中医角度看,风热引起的感冒,最容易侵犯的是有热邪内积的人群,比如经常吃重油重辣重盐类食物的人。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曾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就目前的临床情况来看,二阳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咽痛、全身酸痛、咽痒、咳嗽,并未出现新的症状。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五一”假期收官后,距离很多网友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已过去四五个月。有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后3—6个月,再次感染率可达4%,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再次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
近期二阳的个例越来越多。看到网上一些朋友说,二阳反应不大,和感冒差不多。二阳反应没有一阳那么严重,但是不代表二阳没有后遗症。现在二阳才刚开始流行,痊愈的朋友的身体也还在慢慢恢复之中,二阳对身体的影响还需仔细观察并认真对待。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根据预测模型,这波新冠病毒感染于4月中旬起峰,到5月底感染波峰约为每周4000万人,到6月底波峰约为每周6500万人。
根据网友们在网上晒出的症状来看,不少人出现了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18日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2023年第19周,新冠感染数再度超过流感,已连续三周成为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当周北京市共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超过1.8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