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二十四孝”之说,里面有的内容让现在的人无法理解,有的让人代代称颂,然而孝道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被提倡的,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时代在进步,这个被提倡了几千年的文化,依旧是不过时的,然而有句话却让人有很深的误解,你听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
原文内容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据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十三经注疏》中“无后为大”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的就是老一辈人讲述关于他们年轻时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比如:见过有人靠吃土充饥,有的人没吃过白面只吃糠,还有人晚上见过不干净的东西,第二天就病危的等等,大致意思就是以前的人们生活太苦,告诉我们年轻人之余也在勉励我们要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句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啊,里面说“不孝有三”,那除了无后,其它两个不孝又是什么呢?这句话最早是在《孟子·离娄》中记载的,说的是:舜在和妻子结婚的时候,没有提前和父母说这件事情,没有做到一个后辈应有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