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马小健,今年刚满十八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青壮,也是唯一的赤脚村医。我这人憨厚老实,乐于奉献不计得失,所以村里人有什么事都爱找我帮忙。然而,那些丈夫出门打工,独自留守在家的小嫂子们却都管我叫“二愣子”。想知道是为什么吗?“二愣子,你起床没?
正午时分,太阳悬在半空中,四周热得像个大蒸笼,街边的狗都趴在地上吐舌头。原本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清源镇街头,此时已经没什么人闲逛,距离镇政府不远的菜市场旁,马小健和村长杜云溪正在等候去往城里的客运班车。
信阳网讯近日,罗山县庙仙乡方集村青年妇女黄静联合10名留守妇女与本村种田大户签定了一个农活承包“大单”:为雇主完成300亩的插秧任务,可获得每亩130元共计3.9万元的劳动报酬,仅此一项,每人可分得3900元。
在霍山县但家庙镇观音岩村有支“女子插秧队”,25人左右,人员为清一色的留守妇女,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43岁。在春末夏初,她们活跃在该镇境内外的田间地头,成为乡村田野的一道独特靓丽风景线。 匡开芳是“妇女插秧队”队长,也是观音岩村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
于芬正在镇上的房子里睡觉,听得楼下一阵喧闹。她家的房子在小镇的边沿处,在一条省道旁边。交通倒是方便。当初要买这里的房子, 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房子便宜。比镇中心的房子可以少出好多的钱。而她老公家并没有多少钱。
在泰宁县上青乡上青村合林小组有 一支特别的队伍,队伍规模不大,只有区区10人,角色为清一色的留守妇女,她们在“三夏”季节忙碌于田间地头,穿梭于上青的每一个村庄,她们时而起早贪黑,时而晚去早归,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低头沉默。
秦岭山村插秧忙 视频制作:魏永贤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一个被秦岭群山怀抱的自然古村落,群山中有300余亩水田,因青壮年外出务工,靠留守老人难以完成季节性很强的插秧任务,镇村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插秧队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和农户们一起插秧,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