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出无尽遐想,皎洁的月亮在无数文人墨客笔写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诗人更是借一轮明月成就了一篇千古名作。被称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段春江,这处风月,静静地流淌在诗河之中。
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苑中,《春江花月夜》享有“以孤篇盖全唐”的盛誉。其作者张若虚生活在初、盛唐相交之际,因“文词俊秀”而位列“吴中四士”,虽其存世的作品寥寥,但《春江花月夜》一首便奠定了他诗坛大家的历史地位。
诗题《春江花月夜》是写景诗,写的是夜色下的江景,杨广写过,张若虚写过,张子容写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直都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春江花月夜》原是汉乐府旧题是宫体诗的延伸,相传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原词已不传。
在某一个细分品类里面,也许《春江花月夜》不是最好的,比如在送别诗里面,可能不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登高诗里面,不及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朦胧诗里面不及李商隐的《无题》系列,但站在一个更宏观的,更高的角度来看,《春江花月夜》可能真的是最好的一篇。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近现代得到了极高的赞誉,也引起广大读者对此诗之美和价值的重新审视,并盖以「孤篇横绝全唐」之称。这种说法是否客观准确?以及为何会出现「孤篇横绝全唐」这种赞誉? 附全诗如下: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