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只有两个半人做到了。两个人是孔子,王阳明,那半个就是曾国藩。 曾的这部《曾国藩家书》,句句妙语,既有人生理想,又有精神境界,更讲道德修养。在与其弟书信中,曾国藩大多强调“拙诚”、“坚忍”行事。
【编者按】第二届岳麓书会•“校园阅读推广人”好书推荐活动是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省新华书店承办的阅读活动,以学生亲近的人为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书评人:张文勋。对于曾国藩,伟人毛泽东曾这样提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国学大师梁启超如此评价,“岂惟近代,盖有史一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金昌中院将大力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书籍,“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进士,是中国近代史上统治阶级内部风云八面的人物。从时间上看,这些家书前后跨越30 年,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 年至同治10 年前后达30 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从数量看近1500 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梁启超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曾国藩科举之路坎坷,28岁才高中进士,本可以做一个远离战火纷争的文官,但时代的大潮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他不得不踏入战争的洪流,成为一名统帅大军的将领。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豚,皆可读书。人只有进德、修业才是真正能支撑人生的东西,进德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修业指的是诗文作字,在当今社会看来其实就是提高道德素养,不断学习深化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