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4年2月16日,中铁十四局集团的建设者在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施工。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2024年2月15日,福州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前右)向乘坐包机抵榕的返岗务工人员送上新春大礼包。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正月初一,大江南北年味浓浓,春意盎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各地各部门今年发展规划,结合开年一线采访调研,我们对中国经济新春“账面”有了新认识。“账面”更稳:在扩大内需中巩固恢复向好基础浙江杭州,西湖边上的钱王祠内,一场别具特色的迎春花展吸引了诸多游客驻足。
春节长假即将画上句号。人们收拾好行囊,怀揣着亲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锦绣中国,共谱华章。这个新春,我们追随远行的脚步,深入祖国各地,走进大街小巷、工厂码头,观新春佳节中的人潮涌动,察神州大地上的进取逐梦,见微知著,从不同方面感知中国经济新春的“面面”脉动。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4年2月12日,游客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内询价买花。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2024年2月12日,一名花商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内制作玫瑰花束。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2024年2月11日,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观看舞龙表演(无人机照片)。
新春新市,物阜民丰,百业兴隆。举起杯、聚个餐、守好岁,传统在赓续;赏新片、买非遗、去旅行,年俗更新潮。好一个年味儿十足的开年市,好一个烟火气升腾的中国年!跟随百姓欢度春节的步履,新华社记者深入大江南北,在浓郁年味儿里感受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之和、相得益彰之美。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在安徽合肥万象城购物中心,顾客体验一款新能源汽车(2024年2月11日摄)。 新华社发(杨元元 摄)安徽芜湖古城花街游人如织(2024年2月10日摄)。 新华社发舞龙巡游在安徽芜湖古城花街上演(2024年2月10日摄)。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4年2月15日,游客乘坐手摇木船游览江苏苏州平江路水巷。 新华社发(杭兴微 摄)2024年2月13日,游客在河南商丘古城年货大集上购买龙帽。 新华社发(李恒 摄)2024年2月12日,在贵州省仁怀市烽禾影城,市民从春节档电影宣传海报前经过。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题:世界坐标中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新华社记者谢希瑶、潘洁、王悦阳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发布年度经济数据。古语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春节长假即将画上句号。人们收拾好行囊,怀揣着亲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锦绣中国,共谱华章。这个新春,我们追随远行的脚步,深入祖国各地,走进大街小巷、工厂码头,观新春佳节中的人潮涌动,察神州大地上的进取逐梦,见微知著,从不同方面感知中国经济新春的“面面”脉动。
过去一年多来,中国的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升级,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带动“中国游”愈发火热。数据显示,2024年,6488.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中国,同比上升82.9%,其中,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春节将至消费热 中国经济“年味”浓作者 尹倩芸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春节将至,节前的消费市场人气足、需求旺,年味愈发浓厚。“非遗”成文旅亮点春节假期将至,民众出行需求旺盛。官方预测,春运期间,铁路及民航客运量规模有望超历史峰值。
中国网财经1月23日讯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与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年货、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为年货、年夜饭做了哪些准备?让我们来听听消费者、商家、专家们怎么说。
特别报道|追赶进位跑出“加速度”特别报道|强力推进树立“风向标”甘肃“新春第一会”召开【用实干开创美好未来】【“抓”而不休 “促”无止境】【强省会 让黄河之滨更美】【履职答卷一年间】【新春走基层】【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省委书记胡昌升除夕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福利院儿童任振鹤强调:让群
这里是甘肃|陇南文县春来早【摄影】冰雪经济热力十足胡昌升在全省“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议上强调增强责任感 提振精气神 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善作为 干出彩】【春节假期 甘肃各地消费市场火热】【春节假期 甘肃省公路客运量创新高机场客货运输同比大幅增长】【新春瞰甘肃 | 让世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