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名单正式公布,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凭借其出色的孵化模式和创新成果成功获评,反映出该孵化器在技术孵化、成果转化方面的杰出表现,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总负责人汪兵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老兵”。
8月12日,本市“长护险与养老科创企业面对面”交流活动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举行。活动现场,与会代表参观走访了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感受“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康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进展,以及公司基于智能康复机器人技术的一体化精准康复平台建设情况。
中新网上海10月29日电 题:引领区看未来:人形机器人“上海造” 浦东谋划布局让产业“跑”起来中新网记者 李佳佳走进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几个训练场景内一派忙碌,工程师们埋头为“青龙”进行各种模拟训练,分秒必争,连喝口水的时间都
落户临港新片区半年,稚晖君(真名:彭志辉)率领的智元机器人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时隔一年,这家对标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对外正式公布了量产出货时间,“商用元年”计划落地。8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上海国地中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财联社1月21日电,在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启用仪式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走向量产与广泛应用。
11月20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和上海大学合作的“人形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发展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上海张江模力社区,来自智元、傅利叶、上海电气等10家企业的102个人形机器人,同时出现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的两层大楼里,集中训练行走、叠被子、洗碗、拧螺丝、焊接等技能,给人带来“亿点点”震撼。
1月21日,位于上海浦东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地中心”)启用了具身智能训练场,这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训练场启用仪式上,国地中心宣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仿生人”的大脑、肢体、外观等,如今也有了团体标准。10月28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在上海率先发布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人形机器人未来进入家庭、工厂、商超等场所后,能代替人类做哪些工作?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近日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上海库帕思科技公司,发布了基于全域真实场景的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项目AgiBot World。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我国通用人形机器人,迎来更强壮的身材和更强劲的运动能力。今天,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军企业傅利叶智能传出好消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发布。
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昨天下午召开的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创新论坛上传出消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发布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成为研发核心方向,国内产业快速发展,算法向数据驱动转变。
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第二十八届小电机技术、磁性材料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研发的“复合人形机器人”亮相,展示了搬运纸箱、物品装盒等技能。它们虽然没有两条大长腿,但比人形机器人更接近商用。
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位于浦东的张江模力社区正式启用,首期能容纳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开源“青龙”公版机、发布“十八金刚”阵列、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批团体标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21日电 (记者 郑莹莹)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21日在上海正式启用,首期能容纳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模力社区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