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2021年已经到来(今天是大年初二),从接下来的5-7天的时间,是咱们中国特有的走亲拜友的时间。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很多一年不联系的亲戚朋友要见面了。有些人乐于走亲戚,感觉亲朋好友好长时间不见了,总想喝两杯。
就是说,表亲,亲不过三千里,三千里以外就不亲了;我父亲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个“50后”,按道理说,那时候鼓励多生多育,父亲的兄弟姐妹应该很多才对,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饥饿与疾病的原因,爷爷奶奶虽然生了八个小孩,结果却只有两个活了下来,一个是我伯父,一个便是我父亲。
熟读金庸武侠的人一定会发现,金庸似乎对“表哥”特别有成见。看到这里,相信也有人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英文世界里是不区分堂亲和表亲的,所以cousin这个词,可以泛指伯叔舅姑姨的孩子,然而在中文世界里,却是区分的明明白白,如果是在古代,彼此间的差距甚至还不小。
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称为里,凡父亲一边的亲人都称为“堂”,比如伯伯、叔叔家的孩子,我们都要称他们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而姨妈家、舅舅家、姑妈家的孩子,我们则称为表哥、表姐、表弟表妹。这其中的堂和表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啊!
所谓“内亲”,指的就是同一个宗族里的人,在古代,一般大一点的宗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所以凡在这个祠堂里的亲人,就是自家人,被称为“内亲”,也就是堂亲,就像堂兄、堂弟、堂叔什么的;相反,凡不在这个祠堂里的亲人,就是“外戚”,也就是表亲,比如表姐、表妹等等,所以也就有了父亲一脉称堂,母亲
11月6日,我在头条发表了一篇关于谁为堂兄弟,谁为表兄弟的文章。我在文中说,父亲这边与我同辈分的兄弟姐妹称为堂,母亲那边的与我同辈分的兄弟姐妹称为表。比如,伯伯、叔叔家的孩子,就称为堂兄弟、堂姐妹,而舅舅、姨妈、姑妈家的孩子,则称为表兄弟、表姐妹。因为这里面有个内亲外戚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