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高低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低密度脂蛋白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心脏病和中风。本文将探讨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并提供一些预防和控制方法。
50多岁的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平时经常需要外出应酬,大鱼大肉也是常有的,所以年纪不大就有了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宋先生非常注意定期监测自己的身体指标,并且定期口服相关药物。
一说起降胆固醇的药物,他汀应该是大家会首先想到的。不过,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使用不止一种降胆固醇药物。有人对此表示疑惑,明明吃他汀已经可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给降到3.4mmol/L以内,为何医生还要求加药呢?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其致病元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角色已得到医学界的确凿证实。同时,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胰腺炎风险,而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威胁。
高脂血症又称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指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