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一场疫情给大家匆忙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无聊之余,才恍然发现,我们这些头戴“80后”标签的都已经慢慢步入了中年,在给两个娃做网红小麻花零食的同时,也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童年……小时候特爱吃糖果,每天最兴奋的事就是一放学拿着几毛钱跑到小卖部去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糖果,甜甜的糖果放进
爆竹声声辞旧岁,送走金虎迎玉兔。1月12日上午,在经南五路公交站台,郑州公交徐亚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护送乘客回家的同时,为他们送上了用糖果制成的甜蜜“鞭炮”,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甜甜蜜蜜,红红火火。“叔叔,阿姨请您佩戴好口罩。
“二十三,糖瓜粘”,春节与糖果的渊源一直颇深。随着春节临近,与这一传统节日绑定颇深的糖果行业迎来销售旺季。新京报记者走访糖果市场,礼盒装产品层出不穷,除了家庭食用,也有消费者将糖果礼盒作为送礼的一种选择。糖果的线下市场依然是主力,线上渠道的增长也充满动力。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有南方的网友说北方人过年就吃点饺子,而南方人都是大鱼大肉的过年,说北方有啥吃的呀,也就能吃点饺子了,饺子在南方都是不等大堂的小吃,根本没人吃,毫无底线的诋毁过年吃饺子的习俗。看了之后我是非常气愤,给了他评论,说他这是一种无知和无脑的言论。
这些年,我们在长大,社会在进步,年轻一代人结婚的喜糖也是花样百出,创意满满。而我们的传统潮汕喜糖也在悄悄创新,无论从口味,包装,销售各方面都开始创新,人们不再仅仅逢年过节办喜事时购买,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美味点心!
我的儿童少年时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我的家乡还是市郊农村,乡里乡亲也都没有如今这么生活富足。记得那个时候逢年过节,还会有一些人家向邻居家借油借面包饺子。也常有一些人家的孩子过年都穿不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衣服,穿的是哥哥姐姐穿小了改过的。
在有限的童年记忆里,燃放专属于小孩自己的烟花爆竹大概是过年最向往的事情之一。这个轻单会为你列出一些童年常见的烟花,如果你的老家在县城,不妨在这个春节重拾一下童年的喜悦。魔术弹手持魔术弹,点燃以后看着弹珠一颗颗向天空中冲去,然后“砰”的一声炸裂,喜悦就在光与声中悄悄溜了出来。
生活在湘桂边陲的湖南省城步苗族人民,历来将隆重的春节称呼为“过年”。兰蓉乡尖头田村大坪寨,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苗寨,苗族文化底蕴浓郁,文艺人才众多,从2010年开始,大坪寨连年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山歌、彩调、二胡、唢呐、苗拳、狮舞、龙舞、庆鼓堂等传统苗族文化节目和当代流行文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