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专家组成的“黄檗文化遗存田野调查小组”,在对唐代古刹敛石寺遗址以及齐云山摩崖石刻进行现场考察时,新发现一处万历四十六年叶向高题壁摩崖石刻,该石刻位居山崖高处,体量大,字数多,由四首七绝组成。
自从明成祖朱棣设置了内阁首辅这一职能后,明朝300多年的国运中,涌现出92位首辅,这些人自然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在那个生产力低下,工业不发达,人民生活悲惨的封建年代,能够爬到首辅的巅峰,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确实不容易!
1402年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进入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名单居首者后称首辅,从张璁、夏言开始,首辅便具列六部之上,有了宰相之实。本篇宰辅群星继续简介二十五位代表的后十三位。
咱们说过,叶向高是明代最孤独的内阁首辅,孤独到整整七年,内阁的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批公文、一个人望着窗外思故乡,但即便这样,他也并没有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坦白讲,这种心理境界极其难得的。
12月2日,记者从《文震孟书叶向高墓志铭》新书发布暨学术交流会获悉,叶向高墓志铭首次公开亮相,填补了重要的史料空白,极具历史价值。此次活动在福清市侨乡博物馆召开。叶向高(1559年至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福庐山人,福州福清人,谥号文忠。
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识,有“中国塔”之誉。(刘述先 摄)一座引路的灯塔罗星塔位于福州闽江下游的罗星山上,据明朝王应山编纂的《闽都记》卷十二记载:“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
不久前,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在一次护坡施工中,在大门侧桑池园附近,挖出一块残碑。据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白撞雨教授介绍,这是近几年来,在黄檗山发现龙潭祈雨摩崖石刻群、天柱峰费隐通容祖师塔墓以来,又一个极为重要的黄檗文化遗存。
福清港头镇焖面一条街正式开街。 郑松波 摄中国侨网福建福清1月5日电 (郑松波)“港头焖面,百吃不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S305福建省道(大真线)福清市港头镇路段道路两侧各类港头焖面店招亮灯,吸引过往宾客。港头镇焖面一条街日前正式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