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界中的动物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就是体温长期恒定,不会出现变化,也有变温动物,就是体温会根据环境,天气等条件进行自我调节,而人类其实应该算是半恒温动物,因为人类的体温虽然会根据饮食,年龄等发生变化,但是变化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都不会超过1度。
编审专家:刘泽英北京安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为了控制病情的蔓延,国家加强了人员管控和筛查,其中,体温是筛查的指标之一。在筛查过程中,有些人出现体温低于36℃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高烧过后体温低于36℃的原因可能有许多,常见的有体温恢复正常、血液循环状态不佳、服用退烧药剂量过大或频繁服药、消耗体内大量的氧气和能量,具体如下:1、体温恢复正常,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并且基础体温本身就低于36℃,这是正常反应,通常不会有周身发冷、无力
我们都知道人的正常体温在36.1-37.3之间,超过了说明有发热情况,一般是感染、炎症等情况,但如果长期低于36度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低于36度体温是人体不健康的信号,一般来讲体温过低,跟人体免疫力、肥胖、慢性病有紧密的联系,甚至可能提示肿瘤和癌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仇聪“太难受了,低烧、头晕没力气,还有点恶心,但血常规结果都正常,我这是什么毛病?”近日,周女士来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
夏季酷暑,烈日灼灼常有人因中暑而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症状不一定全是因为中暑也有可能是“中风”老人头晕恶心误以为中暑竟是“热中风”!70岁的王奶奶患有高血压及腔隙性脑梗塞多年,10天前在家中厨房做饭时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天旋地转。
体温过低可导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的敏锐性,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幼儿时,将全身浸泡在接近结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温过低,可保护低氧时的大脑。严重外伤后也可发生体温过低。固定不动,穿湿衣服,寒风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发生体温过低的危险性。
预料中的生病了,头晕、头疼、浑身无力,还带着淡淡的恶心,坚持上班一天,晚上回来喝了水,吃了饭,一股一股冒虚汗,以为是发烧了,一量体温竟然35.2,以为没夹紧,又重新量了一遍,确定无误35.2,赶紧又量了量血压,60---105,脉搏数60,好几天晚上就感觉没睡好,担心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果不其然,年纪轻轻的,动不动就头晕眼花,身体检查也检查不出到底什么毛病,每次犯病都是在家里躺两天就好了,一直也没当回事,今天是第一次发现体温这么低,不知道以往头晕的时候体温正常不正常,突然还有点儿小小的担心,躺了一会儿又感觉饿了,起来吃了个干吃面,好像好多了,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看看头条的好友们有没有新动态,真的是有啥没啥千万别有病,身体健康最重要,这次好了一定得早睡早起,适当的锻炼一下。
近段时间,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二阳”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健康话题。前几个月盛行的甲流和如今的“二阳”有什么区别?“二阳”和“一阳”相比有哪些更为显著的症状?我们在“二阳”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三明市第一医院李雄辉医生为大家进行了解答。
一、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轻者为“伤风”,重者即《伤寒论》所言之“中风”。蓝教授认为,其多属于外感发热,多在伤寒和温病的范畴之内,如《伤寒论》中有“发热恶寒”为太阳证,“寒热往来”为少阳证,“但热不寒”为阳明证。
近几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人们出入公共场合测体温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事情了,只要有人体温超过37.3℃以上,就要去做核酸检测来排查新冠肺炎。在我们的认知里,体温是一项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体温低于36℃就属于体温过低,高于37℃就是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