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之前,袁绍击杀公孙瓒父子以及黑山军张燕,基本统一了整个河北,接下来袁绍就把曹操当成主要敌人,准备南下攻打曹操,但是袁绍内部对于是否应该攻打曹操产生了分歧,沮授、田丰等人建议袁绍暂缓攻击,郭图、审配等人建议袁绍立即攻击。
隐秘的三国(29)主笔:朱晖(闲乐生)官渡战前,曹操南征北战,又打吕布,又打刘备,不停灭火,那边袁绍却为何只布局,大军还按兵不动呢?原来,袁绍的幼子生了重病,一直不好,他的心都碎了,他的天都塌了,哪里还有心情打仗。袁绍跟刘备不一样,他可是个爱家爱老婆爱孩子胜过爱江山的新好男人。
杜甫的这句诗,让诸葛亮智绝天下、运筹帷幄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了中华千年历史上谋士和忠臣的代表。如果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古代谋士每次为主公出谋划策时,一般都喜欢给出“上、中、下”三策,或者至少也是“上、下”两策,包括在《孙子兵法》专门讲谋略的篇章中,也有“上下”,“上兵、其次、其下”的描述,这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