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内容我来评#近年,免疫治疗在诸多癌症治疗中的优秀成果给很多患者带来新的选择。如何评估免疫治疗是否有效,是每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临床中,评估癌症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MRI)观察肿瘤病灶的变化。
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主要亚型之一,具有非常强的异质性,如果在病灶的不同位置取样进行基因检测,检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肝细胞癌很难找到特定的驱动基因突变,导致晚期肝细胞癌一直没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可用,只能采用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等。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妇科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如果说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肿瘤传统治疗的“三板斧”,那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就是新兴治疗的“两把枪”。
编者按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临床应用中迫切需要适当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疗法的效果,以最大程度提高疗效并避免不必要毒性。近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Reviews Cancer(IF:72.
除了TMB,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的一篇名为Diminished Efficacy of Programmed Death-1 Inhibition in STK11- and KEAP1-Mu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Is Affected by KRAS Mutation Status的文章,还提示我们,存在KRAS突变的肿瘤患者,STK11丢失或KEAP1丢失可能会降低免疫治疗的有效性。
比如近日在《自然·癌症》期刊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究团队就共同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在AI技术的加持下,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名为LORIS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模型,这套模型仅需使用6个患者基线和临床特征,就足以在多种实体瘤中准确地预测治疗应答和患者生存。
中新网上海10月13日电 (陈静 邓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管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的构建”取得重要进展。承担该项目的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食管亚专科主任李志刚教授13日告诉记者,他们找到了一种可靠的独立预测标志物,可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提供预测价值。
癌症患者在治疗阶段,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治疗到底有没有效果?有些患者一开始持有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因为治疗迟迟没有起效变得闷闷不乐,今天就针对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三者之间的疗效、不良反应来做一一解答!
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都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它们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能显著提高总生存期,但只有少部分患者对治疗有应答。而对于那些没有可用靶向药物的癌症患者来说,免疫治疗就成了他们最关键的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