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这样水灵灵地来了,第一批回乡的年轻人已经当起“过年主理人”,开启过年模式。美甲、美睫、汉服,小姐姐们的新春节“三件套”直接拉动美妆消费,“返乡深度游”“南北互换游”等独特Springwalk,让爸妈也感受啥叫chill。
2025年蛇年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小年到来前夕,共青团武汉市委青少年新闻中心在武汉市青少年宫音乐厅及前区小广场举办了2025年《现代少年报》小记者小读者新春嘉年华,给少先队员送上年味十足的新年文化大餐。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龙舞翻飞腾跃,灯会流光溢彩,年画精致喜庆,庙会热闹非凡,社火载歌载舞……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将至,年轻人会怎样迎接?不管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还是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小伙伴已全力“链上”春节,将年味儿“拉满”。
新岁将启,祥蛇献瑞,为了让孩子们深入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近日,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举办了一场“红红火火过新年——冰糖葫芦”活动,让孩子们在寒冬中探寻冰糖葫芦背后的文化脉络,在传统技艺的研习中体悟非遗魅力,迎接新春的福泽。冰糖葫芦最初竟是用于治病?
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 (钱晨菲)年味渐浓,这届年轻人可谓是把春节玩出了新花样。“非遗也能回归日常”今年,杭州市民金阳给自己精心选购了汉服作为“新年战袍”。“我觉得新中式服饰太美了,非常有过年的氛围。”选择汉服作为新年新衣,金阳没有犹豫。
随着不同式样的花灯与剪纸装点起江苏盐城的长街,浓厚的年味在南昌大学的戴天成的记忆中飘香而来。“小时候过年,姥姥会教我怎样给一张折好的彩纸画上纹样,再沿着纹样细心剪开。”在姥姥的巧手下,一张张彩纸就像魔术一般变成福字、喜字或是小动物,剪纸也成为戴天成心中必不可少的新春仪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宇龙 记者 蒋肖斌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当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从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传回国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刘钟萍得到的是两个好消息。2024年11月,山东聊城青年夜校,由年轻人学习制作的一份豆角烧茄子。
■ 海南日报记者 李豌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甘肃社火、济南高跷……这个春节,全国各地“出圈”的非遗民俗活动格外多,如英歌舞,甚至从国内火到大洋彼岸。火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又能对海南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播产生哪些启示?万宁青红龙演出现场。
来源:央广网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非遗过大年成为2025年新潮流,冰雪游与民俗游并行,而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翻番则展示了县域旅游的新活力。春节申遗成功带火“非遗过大年”春节申遗成功的推动下,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参与各种非遗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刘婷 喻红豆实习生 代睿祺跟着非遗传承人现场学习制作徽州鱼灯、阳新布贴……2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获悉,寒假里,该校学生体验舞龙头、嬉鱼灯、做粘花,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玩转民俗文化。
2024年春节假期进入倒计时,不少游客已经早早确定春节出行安排。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春节去哪玩”热度上涨350%,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无锡拈花湾等一些具有IP知名度的主题景点,以及非遗民俗特色项目备受游客喜爱。
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将至,春节申遗成功带火“非遗过大年”。美团旅行据显示,2025年1月1日以来,“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328%。“非遗”搜索量同比增长174%,“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手工”搜索量增长321%。
春节申遗成功带火“非遗过大年”。美团旅行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以来,“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328%。“非遗”搜索量同比增长174%,“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手工”搜索量增长321%。春节前多项非遗体验热度暴涨。
极目新闻通讯员 隽蒙非遗过大年,小城年味浓。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伴随返乡与旅游热潮,1月中旬开始,国内四五线城市的春节酒店订单走高。景德镇、漳州、运城、崇左、开封、浏阳、黄冈、宜春、潮州、攀枝花,成为春节非遗热门小城Top10。越来越多的00后年轻人,喜欢去小城“沉浸式”过大年。
春节申遗成功带火了“非遗过大年”。记者1月13日从美团方面获悉,春节前,多项非遗体验热度暴涨,国家级非遗“火壶表演”搜索量同比上涨531%,国家级非遗“自贡灯会”搜索量上涨249%,国家级非遗“凤翔木版年画”搜索量上涨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