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贪玩是天性,所以孩子玩起来很难自觉自愿停止,尤其是手机游戏或者电脑游戏。更不用说现在从初中毕业就开始分流,注定有一半人不可能上大学,从此只能从事体力较为繁重的工作,这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压力何止山大。
生活可不只是游戏,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找点电影看,看点感兴趣的节目。可以运动一下,篮球,足球等。可以为了美食到处去走走(没错,我就是吃货)。看看书也是极好的,动漫有的也很不错。也可以自己尝试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可以静静的尝试这冥想,也就是静坐,试着放空自己。
不要让孩子玩游戏,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其实是源自父母内心的焦虑。这个13岁的少年就是当时震惊网络的四川大竹县少年,父母在外地打工,少年跟爷爷奶奶生活,迷上打游戏之后,就开始变得手脚不干净,甚至会偷邻居家的钱。
孩子调皮捣蛋怎么教育?今天给爸爸妈妈分享6个小妙招,家里的孩子再调皮的话,也不会头疼啦。孩子活泼的话,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调皮捣蛋的话,就会感到头疼。其实,不光是家长,就是老师,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是充满牢骚和抱怨的。即便是老师,在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时候,也不一样。
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太生气了!5月3日,在南充市嘉陵区,一个奶奶买了卤菜给孙子吃,让孙子交出手机少打游戏。结果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个孩子对奶奶又打又骂,拳脚相向。视频显示:疑似因为奶奶不准他玩游戏了,于是开始疯狂嘶吼,然后冲上去打自己的奶奶。
前几天重温了一场老电影——《叫我第一名》。主人公BoBo上课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抽动、发出怪叫声,同学们都嘲笑他,就连老师也觉得他是故意捣乱,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道歉。全世界都把BoBo定义为一个捣蛋的孩子,故意发出怪叫声。
文|文儿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认为宝宝在一两岁的时候非常可爱,乖乖的,让人忍不住疼爱。但是再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宝宝就是各种调皮捣蛋,被父母又爱又恨地称之为:熊孩子。家长千万不要烦孩子种捣蛋行为,其实这是孩子在偷偷涨智商,家长千万别遏制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