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继晷焚膏【拼音】jì guǐ fén gāo【释义】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语法】继晷焚膏作谓语、状语;指不停地工作或学习。
【成语接龙】:兀兀穷年↣ 年湮代远 ↣ 远年近日 ↣ 日月经天 ↣ 天不绝人 ↣ 人面兽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顾言 ↣ 言不尽意 ↣ 意气用事 ↣ 事败垂成 ↣ 成仁取义 ↣ 义形于色 ↣ 色艺双绝 ↣ 绝薪止火 ↣ 火妻灰子 ↣ 子曰诗云 ↣ 云游天下 ↣ 下气怡声 ↣ 声色狗马 ↣ 马耳东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涌如山 ↣ 山鸡映水 ↣ 水中捞月 ↣ 月盈则食 ↣ 食不充口 ↣ 口角风情 ↣ 情天孽海 ↣ 海岱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駈叩门 ↣ 门户之见 ↣ 见危授命 ↣ 命世之才 ↣ 才气超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世家 ↣ 家殷人足 ↣ 足不履影 ↣ 影形不离 ↣ 离世绝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堂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人皆知 ↣ 知人之明 ↣ 明见万里 ↣ 里通外国 ↣ 国难当头 ↣ 头昏眼花 ↣ 花言巧语↣。
原标题: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勤读不怠成语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最早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意思是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勤奋不懈地读书学习。
【成语名字】:煮粥焚须【成语拼音、注音】:zhǔ zhōu fén xū 、ㄓㄨˇ ㄓㄡ ㄈㄣˊ ㄒㄩ【成语释义】:意思是为煮粥,自己的胡须也被火烧了。比喻手足情深,兄弟友爱。【成语出处】:《新唐书 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10个“冷”成语,若能认识一半,算你厉害!(图片来源:Adobe Stock)1、皮里阳秋“皮里阳秋”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褚裒传》,原本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晋人避讳改为“皮里阳秋”,后来衍化为成语。
成语“焚膏继晷”我们用的不多,这是形容晚上连轴转地勤奋学习或工作。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焚膏就是点燃油灯照亮,而晷[guǐ]原意就是日影,这里引申为白天的时光。现在这字也很少见,反倒常用作测量日影的古代计时工具。
【成语】下坂走丸【拼音】xià bǎn zǒu wán【释义】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