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中国国家电影局和伊朗法拉比电影基金会、伊朗电影博物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联合主办了一场中国电影节。《长津湖》这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史诗巨制,吸引了众多伊朗人的目光。有一个伊朗的美女博主发了她看《长津湖》的感受在YouTube上引发了好多国人的讨论。
从电影的故事说起,《长津湖》讲述的可是那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影片通过那些有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苦条件下奋勇作战的感人瞬间,很多观众在电影院看得是热泪盈眶,甚至有些人直呼“这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我们都知道,电影有时候不仅仅是娱乐,更多的是传递情感和思想,而《长津湖》正是那么一部影片,它所展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民族的骄傲。
近日,部分在津台胞走进影院,集体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台胞青年黄馨仪,是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感染科的医生,她表示“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吃冻土豆,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而且他们很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觉得特别伟大。”
在长津湖上映时在电影院已看过两遍,今日又重温一遍,心里有许多的感想,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看后的观感。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应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故事的开头是毛主席的一句话“洋人看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
银幕亮起,光影交错间,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硝烟弥漫的战场,冰雪覆盖的山峦,一群年轻的战士,用生命书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中国电影《长津湖》,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史诗巨制,这部在中国引发观影热潮的电影,漂洋过海,来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伊朗,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再次掀起了波澜。
2021年,《长津湖》在中国大陆上映,豪取近百亿票房,一举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这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史诗巨制,不仅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更出人意料地在万里之外的北美大陆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000万美国观众走进影院,亲眼见证了这段被历史尘封的往事,更令人震撼的是,许多美国观众在观影后留下了泪水,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志愿军的敬佩,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龙吟低沉,挽歌哀伤,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空气格外的肃穆,熟悉的国歌在这里响起,10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灵,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祖国接回的第八批英雄。悲壮又深情的祭文再次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七十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拉回到了那个残酷而又传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