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诗睿】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等外媒28日消息,美联社当地时间27日为其旗下“美联社风格手册”账号一则争议推文道歉,这条推文曾建议记者避免在“残疾人、穷人和法国人”等短语中使用定语“the”,原因是美联社认为这类“对具有单一共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 实习记者 杜汝】法国警察射杀少年引发的多地骚乱仍在持续,并引发多方关注。当地时间7月2日上午,法国BFMTV电视台发推称,该媒体发现美国媒体“正饶有兴趣地关注法国局势”,并从中看到与此前震动美国的“弗洛伊德案”的相似之处。
两个欧洲重要政治家同时访华,表达了欧洲对中国的重视,这让美国人感到有些吃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一个美国网民在雅虎新闻网上愤怒的留言还是惊到了我:“马克龙应该去访问诺曼底,看看谁为你而死。曾经救了你两次的不是中国。”
在美国,种族主义是个天大的大帽子,谁要是整两句种族歧视的话,那直接社死,所以连“黑”这个字都不太敢讲,但只有对法国是个例外,美国上到总统,下到老百姓,都会拿法国人开涮,甚至连知名动画片、好莱坞大片都敢公开辱法。
一位法国夫妻,结婚十几年后,丈夫仍然会每个周末给妻子带回来一束鲜花,会在妻子公司的鸡尾酒会上搂着她轻抚她的手臂,也会不时昵称她“ma biche”。这种现象在法国很常见,即使一对夫妻很恩爱,他们也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在国际互联网上,“法国笑话”早已成了一个热门流行梗,大量调侃法国的段子、表情包可谓是层出不穷,因为曾在二战中创下39天投降的“辉煌战绩”,此后各种“法国笑话”便开始风靡,“没人能在法国投降之前占领巴黎”,成了国际上对法国最直接的评价,不知不觉中,“法国笑话”似乎已经成了人类世界的共同遗产。
几乎在每一个国家你都能听到有人这样评价法国,法国人酷爱投降,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国际共识,作为一个艺术气息浓郁、时尚风格强烈的浪漫国度,而且还是五常之一的老牌国家,法国在国际社会上有着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可为什么只有它沦为全世界的笑柄而且无法翻身?
马克龙访华硕果累累,他回国后的讲话让美国人大为破防,甚至破口大骂法国“背叛”了美国,甚至搬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拯救”法国的陈年旧事来指责法国人“忘恩负义”。客观地说,马克龙基于本国利益同中国加强合作,高呼“中法友谊万岁”,美国人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
(观察者网讯)“法国人殖民了我们132年,现在轮到我们殖民法国了。我们将终身殖民他们,直至死亡,直至时间尽头。” 在法国一穆斯林社区,被问及既然觉得法国种族主义相当严重,为何仍有数百万穆斯林移民蜂拥而至时,一名自称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男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人种大熔炉,是一个主要由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按照广义的划分,亚欧非所处的旧大陆上白种人的分布十分广泛,包括欧洲人,也包括地中海周边的西亚人、北非人,甚至包括南亚的印度人,这个广阔地带的人种也统称印欧人种或者高加索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