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年初一后,初二带上媳妇孩子就出发了,一路上由于有冰雪,走到非常慢,好不容易到了舅舅家的村里,傻眼了,明明记得舅舅家就在那里,可死活找不到门了,可是我记得舅舅家没有院墙,院子是敞开的,可是眼前的情况是有一个有院子有门的庭院,我也不敢确定这就是舅舅家,因此那一块转悠找没有院墙的舅舅家,由于多年没去过了,也不好意思问别人,怕人家说你连舅舅家的门都找不到了,哪有你这样的外甥,所以就硬着头皮在那块找,找了好几圈没找到,直到表妹出门到垃圾才看见问我:“那不是我哥吗,你去哪里干嘛?”
不出正月都是年,所以在我的老家南阳,拜年从大年30晚上开始,然后一直可以持续到整个正月。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我们家有一年正月20几还有一家远亲过来拜年,这家远亲远到什么程度?连我哥我姐都不知道怎样称呼她,连我妈见她都吓了一跳。
每逢春节前夕,“过年回谁家”成了让部分“双独”夫妻揪心的问题,特别是夫妻二人的老家不在一个城市的,一方团圆就总有一方“每逢佳节倍思亲”。“421”的独生家庭模式让“回谁家过年”成了逢年过节部分年轻夫妻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多家庭甚至因此产生矛盾。
过年时,走亲戚拜年有哪些顺序,有什么讲究文/@成长新视点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更具有众多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既热闹,又温馨,还有欢乐,更有祥和,意义重大。
#元气过新年#拜年是北京城的传统习俗,是老北京人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但是,老北京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亲友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在我故乡孝感的习俗中,春节拜年是孩子和男人的事,没有家庭妇女的事,孩子和男人可以走亲访友吃好的,妇女只能守在家里等客人串门,彰显着传统社会中的男权观念,依然在支撑着一般人的行为模式,结了婚的女人守在家,定位了“女佣”的角色,走亲访友花天酒地,只有让男人享受!
大家好!我在外面已经十多年了,父母已经去世了,今年老家外甥年前结婚,姐姐说了我们一家回去参加完婚礼就不要走了在她们家过年,我媳妇不同意,我也感觉不方便,因为我们家的房子也已经不能住人了。大家给个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