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位我最敬爱的尊师乐黛云、汤一介先生的作品集作序,于我,饱含着僭越的惶恐与隐秘、丰盈的欣悦。两位先生的作品集是他们闲来偶为的夫子自道,是 他们大波大澜的生命故事的余波或涟漪,是他们的“出处”与片段印痕。
无论是在电影镜头中,还是在电视剧镜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毛主席手不释卷的场景,而万年的毛主席对《枯树赋》,也表现出不一般的喜欢,时常背诵,时常也是提笔书写,而他所书写的《枯树赋》,节奏明快,字字畅达,笔笔精妙,堪称完美之作,让人一见倾心,相信你看到这幅墨宝,也会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554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被留在长安。从此由南朝入北朝,此后一直滞留长安直至隋开皇元年在长安去世。《朝野佥载》在记载《枯树赋》时说:“梁庾信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庾信)将《枯树赋》示之,自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其写本。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文/邱杰东一百三十年前,一代伟人诞生在湖南韶山。他走出了韶山冲,从长沙、北平、上海、南湖、井冈山、延安,走上了天安门。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他像一轮朝阳,映红了东方,震惊了世界,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1973年8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上千人,这次大会对新中国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参会的人除了对这次大会期待很多,也在期待着毛主席会不会参会,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毛主席真的来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