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正式试点运行!我国职工医保制度自1998年建立以来,一直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本人就医购药个人负担部分费用。
自己医保卡里的钱,还能给家里人用。在医保“家庭共济”这项民生实事的推进下,不少家庭感受到了便利。在目前省内开通共济的基础上,近日,国家医保局逐步开始试点全国性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落地实现。
12月初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启动医保个人账户打破地域限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目前已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正式试点运行,其他省份和地区将会陆续开通。
12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改革,9个省份开展试点。2025年,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更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跨省支付近亲属的居民医保和就医购药费用。跨省共济覆盖参保“近亲属”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改革要追溯到2021年。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政策,国家医保局最新统计,2024年1至11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3.25亿人次,共济金额445亿,占去年全年个账收入的7.4%。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当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存累计约1.4万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迎来突破性进展。2025年1月16日,国家医保局通报,目前已有11个省81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医保钱包开通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支付医疗费用。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孙秀艳)12月2日,国家医保局在江苏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在现场,杜女士通过自己的“医保钱包”给身在河南的父亲转账500元,身为杜女士医保共济人的父亲即时收到款项,用于看病就医。
12月2日,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正式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目前已有9省市的31个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 国家医疗保障局表示,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全面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12月2日,国家医保局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在江苏苏州的杜女士通过自己的“医保钱包”功能,给河南的父亲的医保账户转账500元,身为杜女士医保共济人的父亲即时收到款项,用于自己参保及医药消费。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服务上线后,受到广大参保群众一致好评,不少职工咨询什么时候可以跨省共济。1月2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现在“医保钱包”已经上线了,虽然目前仅支持同一个统筹区内参保人员之间钱包转账,但这是实现跨省共济的前提条件。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发现,截至12月10日,共有24个省份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