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片告诉你,历史上著名的燕云十六州都是哪里。这是防范游牧民族最后的防线,丢了之后北方彻底暴露在外,就无险可守。这张图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本来称幽云十六州,幽指的是北京,云指的是山西大同。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已基本平定南方割据势力,新生的大宋政权也趋于稳定,正当大臣们为其道贺之时,他却忧心忡忡的说: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又何谈统一呢?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开国皇帝的心中是何等重要,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哪里?
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称,特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云州等地的北方十六个州,分别是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州,这是北宋一朝从皇帝、宰相、文人武将到走卒贩夫,都梦想收复的地区。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导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则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同时辽太宗耶律德光则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为“儿皇帝”,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作为交换条件,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从此燕云十六州纳入辽的版图,但是这却使得中原地
唐末,各地节度使脱离唐王朝掌控,割据战开始,加上黄巢起义,本就风雨飘摇的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到430多年后的明代,才收回燕云十六州,拿回对其的统治权。
燕云十六州,也就是幽州(北京)和云州(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位于海河流域的北部。中国的汉族人,只要提到燕云十六州,就会想起北宋那段割地、赔款的历史。整个北宋一代的名将、文人,做梦都想收取这个地区。但是,北宋最终是失败的,对于汉家王朝来说,这是悲剧。
北宋无强汉之西域,无盛唐之漠北,无大明之云贵,因此一些人不愿意承认大宋是大一统王朝甚至个别人不愿意承认大宋的正统性。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相比,是差一点地盘的,不过正统性是不容怀疑的。陈寅恪赞曰: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