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率先启动关爱季,罗湖进入“青少年模式”,这些举措神助攻天天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真的离不开手机吗?“他们不是不听话,而是缺少陪伴。”成绩不好的就是坏学生吗?“跑道并不只有一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逃课、染发、纹身、喝酒的孩子走入迷途“没救了”吗?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 据中央网信办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日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
5月26日,抖音宣布升级未成年保护措施,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14-18岁实名认证用户在使用抖音时将获得更多保护,该项措施将于6月陆续实施。抖音也成为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中首家推出如此严格保护措施的平台,其他同类产品尚不具备类似能力。
【解说】8月2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文,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
作为一名年近 30 的大龄未婚青少年,本以为今生不会再与「青少年模式」结缘,但每一款常用 app,都会在每日第一次登录时,问我一句「你是青少年吗?」在昨天(6 月 27 日)更新的微信 for Android 8.0.23 版本中,对青少年模式进行了升级,增加了支付限额功能。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8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施行后,很多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陆续上线“青少年模式”,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阶段。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都会使用电子产品,在查资料、上网课以外,也会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帖子或视频。但孩子看了些什么?有没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家长们甚为关心,为保险起见,也尝试开启App的青少年模式。那么,青少年模式实际呈现效果如何?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体验了孩子常用的几个主流平台。
为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目前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的入口藏得深、覆盖不够广、身份识别不精准、专属内容池不丰富、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近日,上海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并在哔哩哔哩、小红书、喜马拉雅、阅文集团、Soul、么么直播等18家网络平台推广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