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问题一直是众多家长的隐忧,面对孩子近视的现实,不少家长选择直接为孩子验配一幅眼镜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更加科学与全面的近视防控策略。日前,一位8岁的近视儿童轩轩(化名)则通过医生制定的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实现了视力逆袭。
孩子近视,家长焦虑。如今,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增长。虽然,近视后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来维持“视力清晰”,但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对兴趣发展、学业、就业等都有很大影响,这也是许多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年来,在国家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视高发、低龄化现象依旧存在,近视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2024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根据新版指南,充分利用自身在眼科领域的专业积淀与技术优势,以医院小儿眼科与视光专科主任廖俊教授牵头,组织专家历时半年研讨推出《儿童青少年360°综合近视防控方案》。
王凯医生导语:我们一般认为,6-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眼轴的自然增长本来就较快,一旦出现近视,眼轴的增速会很难控制住。
最近,广州各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多家眼科医疗机构亦迎来“视力检查潮”。究其原因,寒假正成为孩子近视的“高危期”——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无节制地用眼,以及冬季缺少足够的户外活动,孩子的视力很容易出现“滑坡”。今年3月,是全国第8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
一双明亮的眼睛,决定着精彩世界在孩子心中的样子,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的是,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专家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尤其重要的是需要纠正其行为习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日讯(通讯员 陈炜)6月1日,在第29个全国“爱眼日”即将到来之际,爱尔眼科发出“呵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早防早筛早治”倡议,正式启动6月“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关爱月”活动。孩子没近视,如何做预防?孩子近视后,如何控制度数增长?
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开幕现场在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如何破解近视防控的难题?家长作为非专业人士,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预防近视?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9月28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姚家琦)“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长大后会不会变成高度近视?”“电子产品已经严格控制了,怎么照样近视?”……提到近视,家长们都有N个疑点要破解。
在近视防控的“征途”上,个性化矫正方案正成为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金钥匙”。苏州眼科专家提醒家长,近视防控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药方,只有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治疗,才能真正守护好孩子们的“睛”彩世界。淘淘与壮壮虽为亲兄弟,却在近视矫正的道路上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佩戴眼镜后度数是不是就不会上升了?”“戴了眼镜以后近视的度数会不会慢慢减少?”这是很多家长带孩子前来中山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得到医生建议孩子需要配眼镜来干预近视后产生的顾虑。“目前近视很难被逆转,佩戴眼镜只能解决看不清的问题,无法减少近视度数,只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