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声声鸡鸣唤醒了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镇刘家沟村的早晨。连绵的群山环抱着一院院窑洞,金黄的玉米在窑洞前的架子上被码放得整整齐齐。“以前这里净是些废弃的窑洞,没什么人气。后来,村集体把这些窑洞流转过来,进行了整体规划。如今,村里大变样!有不少外地游客到我们这里体验田园生活。
在榆林,窑洞并不稀奇。而米脂县的窑洞古城却很引人注目,因为它保留着古朴厚重的明清建筑风格。12月12日,漫步古城,记者仿佛走进了一座窑洞博物馆。在米脂窑洞古城举行的冬季非遗表演(资料照片)。米脂县古称银州,因“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史文化遗存集中且丰富。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王超 寇军龙 贺锦坤)农村窑洞土邦土背改造是提升农房质量安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惠民工程,也是黄陵县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具体抓手,该项工作自2023年5月份启动以来,坚持“政策引导、农户主体、分户实施、以奖代补”原则,由镇村因地制宜、
肖雯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青藏高原的雪山巍峨、河湟谷地的民族风情……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安建大”)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坚韧与执着。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下沉式地坑院的集中保护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对这里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走进三原的柏社古窑,去感受传统村落的不竭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