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斥资337亿,花费14年时间打造出来的瓜达尔港本是承载着中巴两国共同的梦想。如今却引来了俄罗斯的目光,久而久之却成为了俄罗斯战略布局上的突破口。那么瓜达尔港和俄罗斯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建设背景瓜达尔港,这个名字近几年频繁出现在新闻里,甚至被一些网友戏称为“巴铁的深圳”。
目前,俄罗斯正在通过中国经营下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送小麦等商品,在俄乌冲突,西方围堵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实属不易,而这一被我国苦心经营了14年的瓜达尔港,如今正在成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谈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时,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词——“基建狂魔”,自从2001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了个大协议,开始修建这个港口,时光转眼飞逝,整整14年过去了,终于在2016年,经过投资337亿,这座港口终于与世人见面,果然,这个港口名声大噪,不仅成为了“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还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像极了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亚大地上。
在全球化的今天,海上运输不仅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柱,更是世界经济脉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靠近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近年来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俄罗斯,一个遥远的北方国家,为何将远在千里之外的瓜达尔港视为其战略突破口?
随着西方国家的全面施压,以及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态势,普京政府正在努力寻求新的地缘政治突破口。其中,与南亚国家巴基斯坦进行战略接触,便是选项之一。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巴基斯坦正在通过中国经营下的瓜达尔港从俄罗斯进口小麦。
2016年,巴基斯坦瓜达尔,一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因为一座港口的建成通航,突然间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一年,巴基斯坦举国欢腾,时任总统谢里夫在开幕式上难掩激动之情,高呼“新时代的黎明”。同一时间,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普京大帝的目光也投向了这片遥远的土地。
中俄这次互动,全世界都聚焦在了莫斯科,但中国在北京,帮俄罗斯搭上了中巴经济走廊这条线。第三轮中巴双边政治磋商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巴在新闻稿中表示,双方同意继续扩大中巴经济走廊,包括第三方的参与,以加强地区开放布局。这里指的的第三方,其中就包括俄罗斯。
“就在上个月,俄罗斯政府还表示俄方对中巴经济走廊没有兴趣。而近期俄罗斯一改以往模棱两可的态度,转而明确表示全力支持中巴经济走廊,这让长期以来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努力在世界上孤立巴基斯坦的印度政府‘寝食难安’。”《印度时报》19日载文指出。
国家管网集团11月18日发布消息,中俄的东向天然气管道已经全线完工。这条被俄罗斯称之为“西伯利亚力量”的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每年可以向中国多个地区输出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管道全程均未通过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