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式军服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比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并第一次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军服的品种有了很大增加,选材与用料也明显得到改善,其中,军礼服和校级以上军官常服还采用了毛料设计,各不同军兵种的军衔、领章及勤务识别标志也比较系统、比较完善,这都使的我军的军容仪表相比之前都有了较大改善。
军服,也称为军装,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一个国家军队的独特象征。军装是军人的荣耀,不同的军服都代表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军装具有正规性、统一性和专业性,是专门供军人穿着的制服,普通人穿军装、配军衔属于违法行为。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实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政策,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在与外军交流过程中,针对我军当时装备的65式军服存在的样式呆板、面料落后、不能有效表明军阶身份,以及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军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愈来愈不相适应等问题,随后,我军在参考和
八十年初,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还是65式军服,但实施第二次军衔制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当时解放军使用的我们现在常称的“85式”军服,是如何而来的?与恢复军衔制又是怎样关联的?85式军服80年代生产的军用纺织品若要说起来在我军那个军服系列的实际运用最早,那无疑是85式军服。
在我国近代军装发展的变更史中,比较富有历史性的军装当属国民革命军时期的军服,辛亥革命翻满清政府统治后,来到中华民国时期,帽徽和军旗均样式均采用青天白日的设计,由于民国时期物资和纺织条件有限,军服整体以灰蓝色布料为主,看起来整体比较朴素,可它却成为了我国军装发展的雏形。
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安徽省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与抗美援朝老兵夫妇合影留念。马继强摄请扫描二维码 浏览更多内容“曹爷爷,笑一笑!”只听“咔嚓”一声,抗美援朝老兵曹锦玉嘴角上翘的一瞬间,摄影师按下快门,将这一刻定格。过了腊八,年味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