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高盐饮食的国家之一,除了菜蔬之中正常的食盐之外,很多消费者还喜欢吃点咸菜,或者用酱油烹调,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盐的摄取。食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诱因之一,还可能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这类盐更有营养、食用更加安全吗?于女士说,之前学做牛排的时候,看到推荐喜马拉雅粉盐就买了,“觉得颜值很高,价格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实际试过之后,感觉和普通的盐在味道上没什么区别,也没感觉到有特别的保健功效。”
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最新建模研究显示,在中国,利用低钠盐作为全国性干预措施,每年可预防近46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包括20.8万例由脑卒中导致的死亡和17.5万例是由心脏病导致的死亡。
儿童酱油、婴幼儿低钠盐、儿童营养面条、宝宝山楂条……打着专为儿童研发名义的儿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吗?日前,有媒体调查显示,80.2%的受访家长都倾向于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同时,噱头大于实质、价格过高、配料不科学是儿童食品的三大问题。
单瓶180克售价为198元、自带研磨瓶、号称源自天然且零添加……近两年,不少高价食用盐逐渐走上市民,尤其是一些“三高人群”的餐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食用盐的基本成分都是氯化钠,高价盐一看就是智商税。高价食用盐是不是真值这个价?为此,苏报记者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