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机构乡村建设院的李昌平最近又公开发文断言:“央企进军农业,至少在3年内,十之八九,会年年亏损,严重亏损。”然而,事实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诸多成功范例有力地回击了这一观点。截图如今的央企是经历深入改革之后的全新面貌,与李昌平印象中的央企完全不一样。
这句话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愤怒和失望交织在一起,让我写下这篇文字。最近,这位以“农民代言人”自居的李昌平,又开始在媒体上大放厥词,一如既往地将矛头对准改革开放,对准国家发展,试图将中国社会倒退回过去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李昌平院长在之前写了一篇《未来十年关于三农的十大预测》文章。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内农村在市场经济地位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农村对环境、养老、食品安全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分享给各位阅读。
我1963年出生,62岁了,1963年出生人口2900万。此后的10年,每年人口出生都在2500万以上。1973-1998年的25年间,年平均出生人口在2000万以上。从2022年开始,人口年出生少于1000万。
据广西日报报道,1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获悉,根据我区的监测数据,近期广西流感病毒检出率呈上升状态,进入了流感的高发季。在医院就诊病例中,流感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疾控专家建议不小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接种流感疫苗。
2020年6月7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携新书《村社内置金融与内生发展动力——我的36年实践与探索》做客今日头条直播间,同时邀请4位三农领域大咖,从新书中的实践与探索出发,以“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的密码”为核心展开讨论,分别涉及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创新模式、互联网与农民关系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