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大码头历史文化街区百年老港区蝶变城市新景观5月11日,游客在秦皇岛港大码头历史文化街区拍照留念。 河北日报记者 肖煜摄白色纱幔、鲜花瀑布、气球彩带,枕木、链条、齿轮……当浪漫婚礼邂逅“工业遗产”,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玲 通讯员 彭翔 曹海清【老街名片】益阳石码头历史文化街区又称明清古巷建筑群,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街道,濒临资江,因水而兴。总体格局形成于明代,已有300多年历史。改造前的石码头历史街区。
一.目标简述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自有人类以来,人们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一座座繁华而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城市。百多年前,上海因黄埔江的通江达海,滨水两岸崛起了万国建筑群,造就了举世闻名“十里洋场”的繁华胜景。此后,昔日的小渔村羽化成为大上海,因外滩而长盛不衰。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考察了常德河街,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位于穿紫河东段的常德河街,历史上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常德河街,展示常德高腔、常德丝弦等常德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新网湖南新闻12月2日电 (雷昌仁)12月2日,益阳明清古巷文化开发专家研讨会在益阳市资阳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与当地领导、文旅工作者共聚一堂,就益阳明清古巷文化开发进行座谈交流,资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瑛主持座谈并作总结讲话。
为顺应文旅发展态势,加快推动益阳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注入强劲动能。益阳明清古巷即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更多有远见、有商机头脑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兴业不二的选择。
水脉相连,国运所托大运河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苏州一座“最江南”的城市在这里大运河纵跨5个区串联苏州古城12个江南水乡古镇6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运河苏州吴中区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运河水长,迤逦穿行2021年以来苏州通过建设“运河十景”把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和合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鲁惠娜“‘危福兴笔墨号’终于有机会重现于世了!”在近日举办的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历史文化街区“非遗”·老字号招商发布会上,该家族传承人危禄绵有些激动地说。危禄绵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发言。
三湘都市报6月20日讯(通讯员 何帅文 郑涛 赵宇西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独具匠心的作品,精细入微的湘绣刺绣,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6月18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梦想绽放”2024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启动仪式在益阳市美术馆举行。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灿 通讯员 朱宏明清古巷建筑群位于大码头街区,街区以正街(现资阳西路)、永清后街及连通两条街的魏公庙巷、玉陵坡巷、灯笼馆巷等几条小巷组成,主要历史建筑有魏公庙、将军庙两座庙宇,王家大院、刘公馆等数百座大小民居,现存建筑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为主,有文物保护单位及
2024年“龙行龘龘 欣欣资阳”新春百乐汇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现场。烟火四溢,龙行龘龘。在益阳市资阳区,作为老城区,大街小巷有着地道年味儿,熙熙攘攘的集市,到处可见回乡人们,随手一拍都是满满氛围感。家家户户的新春对联,门前齐齐整整的新年灯笼,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间乐事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