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职能加快转变,执法监管任务不断增加,涵盖了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动植物检疫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渔政等多个领域,多年来,地方尤其是县级农业部门内部多头分散执法,影响执法效果。
近期,“农管”这个词成为舆论的焦点,不少人追问“是不是要管农业农村的一切”。农业农村部官网日前以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的形式,确认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确实已组建完成,并对农业综合执法范围进行回应,有助于公众了解“农管”的工作职责。
2023年7月5日谣言:“农管”不让村民种瓜种菜、在自家院子晒被子?真相:根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和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公开解读,“禁止房前屋后种瓜种菜”“不允许自家院内晾晒衣物”不属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目前也未发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上述行为。
日前,社交平台出现对个别地方疑似“农管”执法情况的颇多讨论,对此,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关情况接受媒体采访,明确相关执法队伍的职责使命,主要是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兽药等侵农害农违法行为,“不会干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并且要求对执法事项实行清单管理,重申“法无授权不可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几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稳步推进,村容村貌迎来不小改善。然而,据新华网报道,个别地区在人居环境治理中“一刀切”,规定房前屋后不得种瓜种菜、不可养鸡养鸭等,导致“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